close

為何台灣有如此多的評鑑?

評鑑是為了讓台灣的教育品質能夠更好,這應該是一開始訂定的理念。台灣評鑑注重於書面上的呈現,或者重結果導向,因此就產生許多繁瑣的事情,然而為了要有不同向面的成果,這個也要那個也要,久而久之就月來愈多評鑑了。再者,人有個惰性,如果沒有壓力通常是不會主動做,除非是自己有興趣的,所以政府才會用以評鑑來讓教育進步吧!

評鑑與教育品質有何關係?

我認為一開始的評鑑理念是為了讓教育品質更加上升而設立,理想中他們是有直接關係,透過評鑑讓教育品質提升。但在實際上我覺得他們兩個的關係只維持在表面上的品質提升,因為台灣評鑑大多為結果導向,上級者所看到的只是經設計過的完美演出,如同戲劇,並沒有看到核心。所以無法達到原本設立評鑑的期望。因此我認為評鑑與教育品質只有成果展現的關係,而非實質的關係。

我們需要統合視導嗎?

我覺得台灣需要統合視導,因為透過視導與評鑑,可以了解台灣教育目前的狀況以及需要修改進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優點,讓大家學習,使台灣的教育更加完善。

然而,雖然需要視統及評鑑但我認為形式上能需要修改一些,減少形式上而增加實質上。例如減少書面資料而增加實際觀課抽查,總覺得如果要看到真實的教學環境等隨機抽查是較好的選擇,因為沒有時間給予準備,通常只要有預先通知的都無法看到百分之百的真實情境。實質性的視統、評鑑,才能避免流於形式上的形式。

我們需要教師評鑑嗎?

我認為台灣需要教師評鑑,有評鑑大多數的人才會認真,人有時有壓力再才會激發出更好的潛能。但是目前台灣的教師評鑑還是流於形式上、書面上的階段,總覺得用會做檔案,越會說話的分數就越高,如同台灣的考試制度啊!但是這樣真的可以評出教師們真正的實力嗎?還是做檔案的實力呢?書面資料,讓老師花更多心思在這塊而忽略實際教學,願意在教學多盡一份心力的人卻因時間的限制而無法在書面資料中呈現出最好的一面。因此我認為應該點實質上的評鑑而非紙本。

評鑑與統合視導都是讓教育更好的重要一環,但要小心僅限於形式上,而是呈現在實質上,台灣的教育需要你我的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慧 的頭像
    如慧

    如慧學習回憶錄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