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幾周參加了表演藝術工作坊,原來表演有不同種類,不同呈現方式,之中的奧妙事非常深遠了!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時代的變遷,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會有所不同,數學的教學也是相同,對於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觀點,教學重點、內容也有所差異,甚至是對教師的要求。本次所看到的文章讓我了解到數學教學的變化,也了解其理論,作者將數學分為六個時期,從一開始的重視「計算」、「菁英教學」到以學生為主,講求以生活經驗為內容,可以發現每個時代所重視的數學能力不同,而這些差異其實跟當時背景有很大的影響,且影響他們的教育心理學理論也不同。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參加了第一次研討會的發表人~好興奮!看到不同的研究,學習到許多事物。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特殊教育中討論沸沸揚揚的事件除了特教新課綱外,我認為就是前幾年被爆出來的「特教學校性侵案」,這不免讓我們省思,學校是個讓學生安心學習的地方,怎麼會變成如此恐怖的地方,這也讓我們省思為何會有這些事情發生呢?

新聞: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均一平台

現今的時代,資訊產品用來用先進,網路也越來越發達,「均一教育平台」正是學習的另一個好方法,學生可以透過網站中的教學影片並搭配題目進行自我學習。且在寫題目時,當學生有不會時,可透過提示來提示自己該如何解題。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教育基本法》第13條規定:「政府及民間得視需要進行教育實驗,並應加強教育研究及評鑑工作,以提升教育品質,促進教育發展。」此為政府及民間進行實驗教育的法律依據,也是各類型實驗教育的上位規範。而為能落實《教育基本法》中有關實驗教育的精神,在2014年年底政府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包含《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以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的精神。

下列將針對實驗教育三法來進行討論: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杖」是視障者生命中重要的物品,

本學期學習了定向行動,希望透過體驗、練習、學會如何使用手杖,並教導他人。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盧梭曾說:「教育是開展個體潛能的歷程。」康德也說過:「教育是啟發理性、啟發良知的歷程。」我國教育基本法第2條「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從上述中可以發現教育的原初目的是為了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等,但在時代的改變,社會認知的不同後,大家對於教育的認知也有所不同。

何謂「成功的教育」?對有些人來說讓學生考上好學校,有好的工作就是成功的教育。但這或許就是讓人覺得教育失敗的地方,當所有人都將學生塑造成很會考試,人家說一做一,說二做二,成為人人中的好學生,卻喪失自我,沒有批判思維,不懂是非,更重要的不知道甚麼是自己想要的,久而久之我們教育出聽話的機器人,而不是會思考的人類。如果以這點來說「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追求成功的教育。」這句話或許是對的。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上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及派別,每個派別都有優缺點,以及獨特的地方,雖然有些差異但大家的主軸都是一樣-提升教育品質。常見的教育心理學派可分為行為學派、認知學派以及人本學派,行為學派論者認為學習的形成是來自於「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也稱之為「聯結論」。換句話說,學習是一種習慣的養成,而教學是利用適當的增強作用,使學習者產生適宜的行為;認知學派則認為知識是新舊經驗累積作用的一個歷程結果;人本學派強調以人性積極正向的意向性,認為人是主動、理性、而且積極追求成長的,人本身具有自我實現性向以及潛能的傾向。認知學派較強調學習者本身的心理歷程,著重於個體內部主動的學習驅力,而行為學派則是由外在因素探討引發學習之行為發展歷程。

除了上述的三個學派外,本章所要介紹的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主張知識是主動建構而得的,以及強調人際互動及情境脈絡對學習的影響。所以建構主義取向的教學及課程設計會重視學習者的主動性及參與性,並關注學習夥伴產生的學習效果。本章所要介紹的是以社會建構為發展-鷹架理論,它的基本概念是源自於維高斯基(Vygotsky, 1896~1934)的學習理論,主要意義指兒童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成人或能力較強的同儕的協助,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此外還有另一個理念-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所謂的近側發展區是一種心理發展上的距離,是個體獨自解決問題所顯示的實際發展水準,與在成人的引導或有能力的同儕合作下所展現的潛在發展水準,二者之間所呈現的差距。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模範生制度是好是壞呢?近期所爭議不斷的議題即是模範生制度是否要取消,從台北市市長的觀點以及一位教師的觀點,認為模範生是應該取消,而理由有下列幾點,第一,從經濟方面不符合經濟效益,因為一次的頒獎需要耗費許多成本;第二,以人力及時間成本來看,此活動花費太多人力及時間;第三,以公平性來說,所選出來的學生不一定是模範生有可能只是表面效度。因此,有許多人認為模範生制度是應取消。

但這社會中也有一部份的人支持模範生的存在,且大多以家長為主,理由如下,第一,模範生是一個典範,可以讓同儕學習的好棒樣;第二,模範生者可以讓當事者增加自信心,了解自己的好。因此,也有部分人認為模範生制度是該持續。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師法提到教師可以自行組成教師會,在台灣除了各地區的教師會外,也有全國教師工會,以維護教師的權利及專業。依「全國教師工會」字面上,教師會屬於一種工會,「工會」是勞工所組成的社團,目的在與雇主爭取勞動權益包括工時、工資及加班費等。那如果教師會為工會的一種,教師與學校的關係是否就如同員工與雇主的關係?

前陣子,在宜蘭就發生一件事情,教師會與縣政府協商,完成全國第一份教師團體協商。先不論內容的好壞,如果以教師工會來說,教師是有資格跟學校爭取,但實際上卻是跟政府爭取,以這點來看如果學校跟教師如同員工與雇主關係,教師不是應跟各學校協議而非縣政府。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與全宜蘭的學校的爭取,所以才會由縣市政府代表與教師會談。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

今天的演講主題為親師溝通,親師溝通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既複雜又難以執行的事情,他就如同人家說得看經驗,薑還是老的辣,只有經驗越多才能夠迎刃而解,但現在的我們可以說是經驗缺乏,但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直接學習外,還有一個學習叫做間接學習,看到他人的經驗來內化成自己的,這場演講就給了我們此機會。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2 Mon 2015 22:37
  • 評鑑

為何台灣有如此多的評鑑?

評鑑是為了讓台灣的教育品質能夠更好,這應該是一開始訂定的理念。台灣評鑑注重於書面上的呈現,或者重結果導向,因此就產生許多繁瑣的事情,然而為了要有不同向面的成果,這個也要那個也要,久而久之就月來愈多評鑑了。再者,人有個惰性,如果沒有壓力通常是不會主動做,除非是自己有興趣的,所以政府才會用以評鑑來讓教育進步吧!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省思一:我們需要十二年國教嗎?

我認為台灣應該是需要十二年國教,但是以何種形式出現則是尚待考慮的。十二年國教可以提升我國人民素養,提升競爭力,讓台灣在世界以立足之地。但前提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措施,包含學生、家長、老師,甚至是社會上每個人的態度,有了這些才能有真正的十二年國教。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學不再只是數學,透過課程讓我看到教學的多樣化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