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模範生制度是好是壞呢?近期所爭議不斷的議題即是模範生制度是否要取消,從台北市市長的觀點以及一位教師的觀點,認為模範生是應該取消,而理由有下列幾點,第一,從經濟方面不符合經濟效益,因為一次的頒獎需要耗費許多成本;第二,以人力及時間成本來看,此活動花費太多人力及時間;第三,以公平性來說,所選出來的學生不一定是模範生有可能只是表面效度。因此,有許多人認為模範生制度是應取消。

但這社會中也有一部份的人支持模範生的存在,且大多以家長為主,理由如下,第一,模範生是一個典範,可以讓同儕學習的好棒樣;第二,模範生者可以讓當事者增加自信心,了解自己的好。因此,也有部分人認為模範生制度是該持續。

模範生制度的本意相信一定是好的,透過楷模的方式提升同儕的能力,並提升模範生的自信心。但經過時代的改變,大人們的思想後這些本意卻漸漸離我們而去,我認為模範生制度是否取消根本就不是重點,當一件事的根本不做改變時,再多的制度也是無濟於事,我認為家長、教師等社會中的成人,每個人的心態要做改變,模範生制度不是一個虛偽榮譽,也不是一個競爭,而是增加學生信心並讓其他學生有的楷模學習。但現今的社會,模範生變成家長之間拿來炫耀的武器,社會中大家的印象模範生一定是文武雙全,這些無形當中帶給當事人壓力。

現今社會講求多元發展但在模範生中真的有做到此嗎?當一個學生學業能力佳,但不認真,以及一個學業能力不佳,但卻很認真時,哪個人適合當模範生?或許他們都有資格,但如果只能選一個大多還是選第一位學生。然到學業成績真的比較重要嗎?態度不是學校一直追求的目標?但只能說學業能力的表面性比認真強,你能很容易看出誰成績好,但卻不一定能看出誰比較認真。如此一來,模範生的選拔是否公正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及弱處,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別人的楷模,也有機會學習他人的優點,透過同儕學習才能使教育更好。一味的追求名譽只會帶來更多的災難。

綜合上述,模範生制度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唯有改變我們的心態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楷模,並讓學生誠心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慧 的頭像
    如慧

    如慧學習回憶錄

    如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